本文最后修改于 737 天前,部分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看到一条很治愈的评论“我这样破碎的人,爱我的人要一片一片捡来爱我,实属是辛苦”,底下的回复是“爱你的人会美滋滋地边捡边喃喃道:这一片是我的,那一片也是属于我的”
可是在后面再添上一句的话,就显得很是悲伤“但是眼神渐渐暗淡,渐渐沉默,这一片没有我,那一片也没有我.....全都是他”,我突然的耳边响起了许嵩的那一首《医生》
我常常认为,一个正常的人是能够感知到对方对于自己的感情是否变质的,如果说不能,只能说是自欺欺人
同样,我也常常认为一个人也应该能够慢慢的习得自我,明辨是非,从而尽可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你要搞清楚她到底是喜欢你,还是喜欢玩弄你从而获得情绪上的波动以及所谓的痛极生乐,这一点很重要也很关键
其实渣男渣女和回避型依恋在某种程度上表现而言真的会很相似,但有一点可以明辨的是渣男渣女并不会真心实意的去付出,而回避型依恋会
其实是什么呢?不爱你的人就算不是回避型依恋也不会对你去付出,爱你的人哪怕是回避型依恋也会有所挣扎,因为她对这段关系也很重视,只是不太懂得如何去表达爱意,所以我们需要在向对方表达满满而稳定的爱意后去慢慢引导对方去接受爱和表达爱,去爱对方,带着对方一起成长
如果确认对方是真的喜欢你的,只是可能不太会表达自己的爱意,特别是回避型依恋风格的对象,尽管有时会让人痛苦(对方在初入一段亲密关系时候也会痛苦,就是因为喜欢你在乎你,却由于自身的害怕习惯性无助地要推开你),但如果你愿意,那么可以继续努力下去,如果不愿意也可以选择转身离开,这都是一种选择,没有对错和好坏,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第一负责人
权衡利弊后选择离开非正确的人,是一种解脱,但面对爱的人,选择改变,和对方一起成长,也会找到答案
相信我,那些总是喜欢跟你说“如果可能呢,万一我同意呢,你要是再多努力一点呢......”
这种把所有在一起的责任都推在你身上的女孩子,其实并不爱你,(或者说对你有好感但上升不到爱的层面因为这个层面是缺失的),她只是想要看到你为了追她追不到懊恼的样子,并不是想要答应你
其实有时候我反倒觉得有些可怜,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经历了什么,才让纯洁无暇的青年以戏弄他人为乐子,也迟迟无法逃离那段经历从而一直沉沦在其中
自身认知加在自己身上的枷锁,一时半会儿很难解脱,这一点,确实很难
可人与人的不同也正在于此,有的人懂得学习、懂得转移、懂得克制
因为人都是喜新厌旧的生物,可是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差别就是 人类拥有思考和反思的能力,所以人们需要从零开始学会如何去爱
在教育心理学上有述:
遗传素质是人的身心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所以我们要学会接纳自我
而人的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内在动力,对人的身心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我们选择成为什么样的人,自然也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我们常常被教育说要系好人生中的第一枚口子
一步错便步步错
其实当我某天系扣子的时候
我才发现
其实我们还是可以有能力和有机会纠正错误的
只要我们正视错误其中有一个纽扣不系就好
一切都还可以从头再来
如果前面的扣子系错了
那我们就跳过接下来的那一枚
把过去都封存
重新开始系
该页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