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修改于 1275 天前,部分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最近山东最高法响起了2022年第一炮,就在2022年1月2号晚,山东最高法官方账号发了篇科普文章,题目是《不能仅以“出轨”为理由,请求离婚》上了热搜
感情里最不公平的事情大概就是:那些懒得为我们的爱努力的人,最后总会在别人身上偿还欠我们的温柔
只是为什么我们总会是在以失去一个人为代价后,才逐渐变得更成熟,在错过之后,才开始毫无保留的去献出爱意呢
有朋友说:真不知道是长大好还是不长大好,真是不想结婚啊
也许,长大有长大的好,至少可以在某种程度上主导自己所思所想所为,人总是要学会长大的,结婚也并不意味着人生就万事大吉了,结婚有结婚的甜,不结婚有不结婚的魅,我想,地球之所以是圆的,是因为它想让失散的人再次重逢
不结婚很好,恭喜你有很多的自由
结婚也很好,恭喜你多了一个人陪伴
生孩子很好,你的生命有了延续
丁克也很好,你为自己而活
离婚很好,你勇敢对曾经的错误勇敢说不
白头偕老也很好,你懂的包容和体谅
单身没什么好炫耀的,结了婚也没什么好优越的
把自己嫁出去不算什么,不让人生失控才是真本事
看看《民法典》 婚姻章的内容都是些什么,权力、义务、财产分配,退出条件...所以这就是一份无期限的双方合约,婚姻可以很简单,也可以很复杂,是人的问题
所以婚姻的本质是——一份法律保障下的强制性财产平分契约合同,法律会以国家武力作为后盾,保护你拥有平分配偶婚后财产的权力。至于双方的感情,作为管理机器的国家是不管的,也很难去管毕竟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一点早已在千年历史中展现的淋漓尽致了
从古至今,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方向就是逐步取消对个人的束缚,取消对个人的控制,把支配自己身体和命运的权力移交给个人,任何人都无权控制另一个人的自由
而婚姻则是对一个人最严重的束缚,尤其是对女性而言,古代的婚姻可以直接宣示对一个女人的主权,操纵其一切乃至将其当财产买卖都是被允许的。
人类自由和解放的方向,就是解除一切束缚,而婚姻对个人的束缚当然也在于其中,马克思也曾预言:婚姻关系是注定会消亡的。时至今日,为避免“人拳”的指责,如今的婚姻法已经弱化道理纯粹的财产平分契约
而婚姻常常鼓励男人任性地统治:支配的诱惑是最普遍、最不可抵抗的。许多不成熟的部分男性,为了扩展他们作为男性的“权威”,常常乐意夸大女性的无能,而女性为了生存也多多少少温顺地接受这种附属的角色,并在日常生活中有意无意的把这个服从灌输给自己的女儿
在结婚后,她常常会发现自己和世界的距离越来越远,原来她的丈夫可以没有她,她历经十月怀胎痛苦的骨肉孩子也注定生来就是要脱离她:他们多多少少总是忘恩负义的。家庭不仅没有成为爱的温暖港湾,反而使她沉沦其中,家庭不再保护她去对抗空洞的自由,许多人在一起是为了躲避风雨,可是事实上有多少的风雨是对方给予的
婚姻的悲剧性,不在于它不向女人保障它许诺过的幸福——没有幸福可以被保障,而是因为婚姻总是摧残她,使得她注定要过重复和千篇一律的生活。女人生活的头二十个年头是极其丰富的,她要经历求知、月经、性欲、结婚、怀孕....体验,她开始发现世界和自己的命运。
而在二十岁时,作为家庭主妇,永远和一个陌生的男人联结在一起,甚至他的品性可能不够好,忍受他的脾气,顺从他的意志,怀里有她和他的一个孩子,这就是未来一成不变的生活。有人说,婚姻降低了男人的生活质量,这往往是真实的;如果男人不懂事,而婚姻几乎总是毁掉女人的一生
今日,男人结婚往往是为了安居在内在性,而不是为了被关闭在里面,但是他却要求他的妻子留在里面却不承认如家务等的付出和功劳,他们还没有做好迎接这份挑战却在社会的要求中匆匆忙忙中去接受,他要一个家,但是要能自由的逃离她。男人想要的还不够,自负不可一世基本在每一个男人都可以看到。如果你不爱她,请不要娶她,妄图使用婚姻禁锢她,正是作为丈夫的双重要求注定妻子的不幸,但却又经常抱怨自己才是那个不幸的受害者。
领结婚证和没领结婚证,到底会有什么差别?
法律上规定,结婚年龄男不得低于22岁,女不得低于20岁,这是一种保护。
但实际上,在很多的偏远或者农村地区,很多十六七岁的男女少年,处对象、开房、同居、打胎、流产,乃至于办婚礼都是稀松平常的事情,这些统统都不违法,但也不算法律意义上的结婚,只有领了证的那一刻,法律才会承认你结婚了,至于你是否认为自己是否是有妇之夫、有夫之妇,国家是不管的。
法律上也并没有规定说,只有结了婚之后才能喊对方叫老公,事实上,法律上也没有规定说,只有结了婚才能去性爱。谈对象、接吻、开房、同居、生育,这些东西一定要婚后才可以做吗?婚后可以做的,谈恋爱的时候,都可以做。
你们爱干嘛干嘛,你们的身体你们自己做主,国家不管,但是很明显,由于男性体力和社会的优势,也由于女性身体结构的因素,婚姻是最后一道束缚野性的锁链,一个法律保障下以国家武力作为后盾的强制性财产平分契约,它束缚女性,同时也束缚男性
个人享受自由,也必然需要承担自由带来的代价,自己做的决定,自己负责。
法律承认的东西,法律就会保护,翻开民法典关于婚姻章的部分,满屏的法律条文都可以浓缩为“我能分的多少钱”,只有领了证,盖了那个章,国家才有义务去保护,起码给你一个机会。
领了证,就万事大吉了吗?事实上并不会,不然也就会有那么多离婚的人了,重要的是人。婚前一定要认真考察、考虑,别一时冲动跳了火坑,想爬出坑可太难太危险。门当户对,从概率上来说是对的,财富越接近、阅历越接近、伴侣自然越忠诚,如果没有把握,建议不要领证,使劲谈恋爱就好了
从宏观的角度而言,“家庭”是社会活动的基本单位,涉关离婚的争议不外乎在资产和孩子方面。离婚意味着重构社会关系,因为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间很多的行为是相互代表的,也就是说你可以代表我,我可以代表你,一旦离婚了,共同经营的公司怎么切割,夫妻名义欠下的房贷怎么办?只要双方能够协商好,那么离婚也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而且现在就算没有结婚也可以上户口,所以未来,人们会更加谨慎的步入婚姻的殿堂吗?谈恋爱可以,结婚免谈?不婚主义的家人们马上就又说了:“看,离婚居然这么的费事,还是不要结婚的好,我们各玩各的,法律又在叫我们得清醒,结婚需慎重,最好还是不要结了”
所以 究竟是怎样的情深义重,才会让人用一生当赌注
不结婚很好,恭喜你有很多的自由
结婚也很好,恭喜你多了一个人陪伴
生孩子很好,你的生命有了延续
丁克也很好,你为自己而活
离婚很好,你勇敢对曾经的错误勇敢说不
白头偕老也很好,你懂的包容和体谅
单身没什么好炫耀的,结了婚也没什么好优越的
把自己嫁出去不算什么,不让人生失控才是真本事
和一个人结婚则意味着我以我的未来去承诺,和你签下一份没有时限的合约,我觉得结婚作为脱离父母的家庭彻底独立开来的大事,具备独居能力是起码的准备和条件
结婚应该是你退出你的家庭,我退出我的家庭,我们共同组成一个新的家庭,而不是我退出我的家庭去融入你的家庭,我们相互信任、相互沟通、相互成就、相互认同、欢喜与共!
该页面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