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最后修改于 1459 天前,部分内容可能已经过时!
2013年的时候,我在某地旅游。 在商店里看到一种瓶中虾。
一个圆形的小瓶,大概只有半罐可乐那么大, 瓶底是一些粉红色的砂砾,只有米粒大小的两只虾在里面游来游去。
我在那以前从没见过那么小的虾。
虾的身子是红色的,轻晃瓶身, 它们受到惊吓,就会变成透明的,需要过很久才会恢复红色。
店家说,它们是刚出生,一般可以活六个月。
它们不需要被投喂食物,瓶里的水就是它们的特制营养液。
于是我买下,带回了家。 把瓶子放在朝南的柜子上。
想起的时候就会凑过去看看。 虽然我很少想起。
过了才一个月,虾死了一只,小小的身躯悬浮在水里,通体透明。
后来干脆消失不见了。 那时候我不知道它是自动解体了,还是沉入砂砾,还是被同伴吃了。
我想,这同伴,它应该也活不了多久了吧。
它每天在瓶子里绕着瓶壁转啊,转啊,转啊…… 不吃不喝,也不用排泄; 没有玩耍,也没有工作;
没有生病,也谈不上健康; 不知道有没有快乐和悲伤。
就只是活着。在瓶子里活着。
直到2018年秋天,它才迎来死亡,享年五岁。
这寿命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
小小一只,漂浮在营养液里, 身子透明了,就像它五年前的同伴那样。
只有我知道,它在这个世界上活过。
隔了一小会再看它,它也从瓶子里消失不见了。
这瓶子至今放在朝南的柜子上。
许嵩《万古》
人类是社群动物所以人们彼此竞争合作攀比
其实追寻内心的安宁不过也是一种快乐吧
内视自身 而不是仅执着于外界的物质欲求
也曾经受过网络上的影响
觉得说年轻人租房子过日子也很棒棒
可是到后来租房子的时候
这种想法发生了松动
所以人的想法是会改变的
但是永不变的是想和你一起有个家
人的想法会越来越“成熟”
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很重要
我知道我的家庭不富裕我承担不起大城市的房子
可是我可以通过自己几年努力的奋斗
在双方成长的地方拥有属于自己的一套小房子
作为我们爱的巢穴不管它是公寓亦或者是住宅
所以幸福最关键就在于不轻易做超出自己能力的事情
因为人们的选择是无序的所以会越来越内卷
房子、学区固然重要 可是量力而行自己的生活更重要
在很大程度上和很多情况下并不值得我们掏空六个钱包去做这件事情
长辈们常常会跟我们说 要好好学习将来去做一份铁饭碗的工作
可是愿意学习好好学习是人类求知的本能
并不只是为了得到一份所谓“铁饭碗”的好工作
把时间的尺度放长远 就会发现没有什么东西真的属于自己
所谓的所有权所有制不过是人类资本社会发展的系统性解释
幸福是相对的 并非是绝对的
喜欢的人在哪里 家就在哪里
家人在哪里 哪里才可以称之为家
把偏爱给最爱 把温柔给生活
我们应当使生活过的好一点
市区太喧闹 乡区又太冷清
我个人而言会更喜欢郊区
居住的环境清新安宁 邻里和睦
尽可能的切近医院和消防
对于我而言 出门的日子比较少
而现如今的交通也相对比较便利
所以 靠近地铁和火车站并非是我的强刚需
在自然面前 人类显得是如此的渺小和勇敢
房子首先是住的地方 其次才是投资品
如今密集成堆的高楼大厦也终究会有一天会变成难拆且无价值的存在
正如李海鹏的《怀抱》一作中说到:
我会想, 现在的三里屯, 这个灯光晶莹、衣香鬓影的地方, 总有一天会有牛羊吃草。
这里将不再有酒、舞蹈和摇滚乐, 也不再有豪华轿车和灯火,蟋蟀、树木和池塘又成了这里的主人。
早霜送走了蜂雀, 西风吹寒, 秋雨潇潇, 一片沉寂。
这不是诗, 也不是超现实主义的狂想或者庄周文章,这是一定会发生的事。
只要放在一个足够长的时间段里, 事实便必然如此。
繁华不是常态,也不常驻一地。
人和事物总是相互吞纳、交流,
没道理人类予取予夺永不失手。
该页面评论已关闭